本周一,惠普在伦敦发布会上揭晓了名为“The Machine”的新型计算机的原型机。高调宣布在打造新型计算机的过程中实现了里程碑意义的一步。“The Machine”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依赖独特的内存技术来提高计算速度,此前惠普的工程师已经在科罗拉多的实验室打造出了一款早期原型机,惠普表示还需要程序员在软件上的耕作来发挥机器的性能。
“The Machine”研发始于2014年,目前尚不确定商用计划。它所依赖的全新的内存芯片在2018年之前不可能被大规模提供。惠普希望在那之前,能够在现有服务器产品中使用新技术。
作为“The Machine”中的一部分,代号为“X1”的芯片和相关组件已经投入生产。X1旨在大幅降低光纤通讯的成本。惠普工程师表示,X1可以将跨机器传输提升到系统内传输的速度级别。此外,它还允许计算机设计人员垂直堆叠组件以节省空间,改良目前大多数服务器使用水平电路板的弊端。
计算速度是“The Machine”的一大优势。传统的系统每秒可分析50000个事件,而The Machine将这一数字提高到了1000万次。
惠普是全球最大的服务器产品制造商,随着客户需求廉价化以及越来越多竞争对手涌入云计算市场,压力之下的惠普试图通过励精求变来保住领先地位。
The Machine的研发计划一经提出,惠普被外界称为“要重新发明计算机”。传统的计算机以处理器为中心,内存处于次要位置。目前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基本沿用上世界四十年代的解决方案,即计算过程需要在物理磁盘和内存之间来回交换数据。这个过程在今天形势下显得效率不高而且耗能严重。“The Machine”使用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忆阻器”,兼具内存和硬盘的优点,读写速度快而可以断电保存。惠普通过这个大杀器来将数据的处理和保存集中在一个部件上完成,以此提升效率和降低能耗。根据惠普的实验数据,采用新型架构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是现有机器的6倍,而能耗仅为后者的1.25%。
不过如此大变革在短期推行也有不便。计算机结构的巨变意味着所运行的软件也需要重写。另外关键部件“忆阻器”市场供货能力存疑。惠普与Hynix合作产能有限,2018年之前不太可能实现大批量供应。
忆阻器,全称记忆电阻。最早提出忆阻器概念的人是华裔的科学家蔡少棠,时间是1971年。2013年,比勒菲尔德大学物理学系的高级讲师安迪·托马斯博士研制的忆阻器被内置于比人头发薄600倍的芯片中,利用这种忆阻器作为人工大脑的关键部件,他的研究结果将发表在《物理学学报D辑:应用物理学》杂志上。忆阻器尺寸小、能耗低,所以能很好地储存和处理信息,一个忆阻器的工作量,相当于一枚CPU芯片中十几个晶体管共同产生的效用。